戴斌 | 发展入境旅游需要更多便利措施
应《中国新闻周刊》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于1月19日发表专题评论文章《发展入境旅游需要更多便利措施》,全文分享如下:
国际旅游竞争力取决于国家形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签证、移民、航线等诸多因素,而签证、移民、支付等便利化措施则是发展入境旅游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构件。其中,客源国公民获取入境签证的时间、距离、费用、审查要件,更是访问意愿、旅游决策、消费支出和满意评价的关键要素。在同等情况下,目的地国家的签证、移民、支付政策越便利,国际旅游竞争力就越高。
中国发展入境旅游的决心从未动摇,政策工具也越来越完善。2023年下半年开始,外交部持续推出签证便利化政策。2023年7月,中国恢复新加坡、文莱单方面免签政策,12月1日,中国又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等6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根据国家移民局数据,到2024年1月9日,6国免签入境人员共计14.7万人次,月环比增长一倍多,观光休闲游客占到七成,效果十分明显。受签证便利化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发展入境旅游的信心明显上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为此,国家移民管理局于2024年1月1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来华五项措施:放宽申办口岸签证条件;在北京首都机场等枢纽航空港口岸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可就近办理签证延期换发补发;需多次出入境可申办再入境签证;简化签证证件申办材料。此番便利政策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有紧急来华需求的外籍人员。新政策进一步释放了中国坚定对外开放、扩大交流的信心和决心,不仅对入境旅游是有力提振,对促进国家间交流合作也是重大利好。更多的签证便利化措施有利于推高入出境旅游市场热度,今年四季度入境旅游人次和外汇收入接近甚至超过历史最好水平,或是大概率事件。
签证和移民便利化是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优先事项和关键要素,同时也需要更多配套的旅行游览和旅游消费的便利措施。国际旅游者入境后,更需要民航、铁路、自驾、支付、互联网应用、景区和文博场馆预约、住宿登记、餐饮服务等消费环节的便利化措施,还需要完善景区、机场、车站、码头、酒店、商业街区、戏剧场的多语种标识、导游设施和专业服务。一些部门开始密集出台促进入境旅游的便利政策,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近日表示,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解决方案,持续推进外卡受理、移动支付、现金使用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便利化。
文化和旅游部门正在全面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推出了全新国家旅游形象“你好,中国(Nihao,China)!”,配合“欢乐春节”文化品牌开展全球推广活动,投入大量的财政预算和行政资源加强了世界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的出游市场研究,跟踪关注需求变化和消费变迁,将高铁、机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大科学工程等展示当代中国建设成就的基建项目和文化空间作为新型旅游资源,依托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特别是长城、长征、大运河、长江、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培育和推广新型国家旅游线路。面向入境旅游者的新需求,中国需提升国际旅游接待和服务水平,积极引导传统企业抓住市场振兴的机遇,大力培育新型旅行服务商和入境旅游市场主体,全力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展入境游,中国要发挥地方政府和城市的积极性,依托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群,扩大港澳入境旅游者的市场空间和消费能力,将上海培育成为外国人入境首站城市;要促进更多的城市将国际性、世界级文化要地和消费中心作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并依托景区、度假区、街区和商圈,建设文商旅融合新空间,培育City walk、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内河游轮、夜间旅游等旅游消费新场景。
随着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长和市场热度的回升,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促进入境旅游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市场主体、投资机构和公共部门必须回答而且要回答好的战略课题。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发挥旅行服务、住宿、餐饮、演艺、购物等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旅游企业和文化机构研发创新入境旅游新产品,投资培育入境旅游新业态。引导目的地城市和乡村着眼于居民休闲空间和存量资源的再利用,为入境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要重点培养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导游人员,有效提升员工的市场调查、产品研发、线路设计、外联销售和渠道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及其全球范围的产业竞争力。
作者 | 戴斌